根据国防部精英们的多次讨论及张汉卿的建议,以张作霖为首的军委会最终在1925年底完成了国家军事战略的调整,这次转变主要的构想有:
陆军装备的系列化、标准化;
空军作用的具体化,发展方向的明确化;
海军战略的初步形成----浅蓝海军计划;
建立义务兵役制,设立国防动员局,正式确立了“人民战争”的概念。
人类进入多军兵种协同的立体战争后,武器的对抗便成为复杂的系统对抗,发达国家军队装备优势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系统配套、标准化强。
旧中国的腐败和不统一,在武器方面表现为自制力差,外购也混乱无序。各派军阀分头购械(常视能否取得政治支持和回扣多少而定),仅枪支便来自十几个国家,有“万国武器博物馆”之称。
这种装备混乱对后勤保障是一种灾难,战时常出现件不配枪、弹不对膛,还受制于出售国能否及时供应弹药。
张汉卿当然知道这样的坏处,只是因为一直在军阀混战之中,尚未统一国家前,只在奉系、人民军控制下的地区初步实现了制式装备。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一计划只能胎死腹中。
白崇禧因在国防部总动员局任上表现优异,在改任新成立的陆军装备部部长后,这位民国号称“小诸葛”的军事家终于提前找到了人生发挥的舞台,在陆军建设上不遗余力,颇得赞赏。他沿用曾经提出的“三自”方针,巩固先前所组建的多达50万人的新疆、蒙古、北大荒三个建设兵团,寓兵于民。用此种方式在西北、北方和东北隐蔽部署了重兵。
并在此构想下,沈阳、太原、德州、汉阳、重庆、兰州、贵阳、广州各兵工厂均限期转变为制式生产,实现全军装备的标准化,方便后勤及装备。
作为后来人的张汉卿是知道日军在陆军上的配置的:当年中国内地交通条件差,陆战多由徒步和骡马部队流动进行,重炮很少使用,双方主要以步兵武器和轻型火炮交锋。
侵华日军步兵的标准武器,张汉卿在电影中经常看过——士兵扛“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军官挎“王八|盒子”,其性能在当时的世界上已落后于西方国家和苏联的装备。
不过日本从甲午战争前夕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建立起完整配套的兵工业,装备基本系自产。当时日军的枪械性能虽不占优势,却因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而便于组织火力,而且能保障弹药供应。
抗战期间日本陆军装备技术水平其实并不高,主要是因工业水平落后于美英苏等国,战前其军工生产就实行“重点主义”,在飞机、舰艇方面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地面装备则放在次要发展位置。
1939年夏,日本关东军在诺门坎与朱可夫指挥的苏军交锋,其落后的陆战武器抵挡不住机械化部队,第6军大败,阵亡18万人(死亡数为苏军三倍)。
此后日本陆军虽提出改进陆军装备,却因太平洋战争期间实行保障海空的“超重点主义”,仍无力兼顾。
当年数量大大少于国民党军的日本陆军能用性能并不占优势的装备在中国横行,重要原因在于其系统化程度高。
历史上的“八一三”抗战之初,中国的火力还能部分压制日军。然而与蒋介石政权关系密切的希特勒因顾虑盟友日本的抗议,在弹药供应方面故意拖延,结果国民党中|央军在对日全面作战一两个月后便感到弹药不足,装备型号的杂乱也给组织火力造成困难。
当时中日两军阵地交战时间一长,日方便能靠较好的武器配系和弹药供应充足,在火力上明显占优势。
淞沪抗战时期有人总结:交战第一个月,中国四个德械师可抵挡日军一个师团;到第三个月,六个德械师也抵挡不住日军一个师团了。
不过今非昔比,中国现有的条件使得陆军首先迈入制式化成为可能和必要。
不像以前少炮的时代,不管好坏先有了再说,那时根本不会挑剔来的是英制还是公制,只要炮弹能打出去就行。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手里家伙多起来,就可以把各个部队杂乱的火炮合并归类,并有步骤地淘汰落伍、冷门(如日本炮)的山炮,把俄制与英制或公制的火炮单独列编。
人民军陆军数量庞大,制式化可以减轻后勤、装备、训练以及指挥上的麻烦。
在国家财源日渐充裕的人民党|领导下,人民军陆军的配置已非正史上所能比:以一个标准陆军师与日军的一个甲种师团的配置来比较,日军地面重武器数量多于中国军队,性能却并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