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倒美。
我们有史密斯老师的名望,你们有什么?
爱德华定了定神,仔细听着林思涵的讲解。
“其二,即时分支。”
“开窗方案有个弊病——支架固定问题。”
专家们齐齐点头。
骨折内固定时,医生们会用螺钉固定小钢板。
置入冠脉支架时,血管本就狭窄,支架放进狭窄血管后会人工扩张,使它与血管紧密贴合,时间长了,还会与血管生长在一起。
所以不容易发生移动。
但用于血管瘤的腔内治疗,又或者其他什么非狭窄性的血管治疗时,就大不一样了。
比如血管瘤,本身就是血管极度膨大,支架放进去后,近似于“悬浮”在膨大的血管里。
支撑它的力量全靠两头——支架长度会比瘤体稍稍长一点。
但显然支架不可能过长,否则会有很多新问题。
不够长的话,光靠两头这点点力量根本不够固定,很容易导致支架移动。
轻则发生内漏,重则完全失去作用,甚至游走到它不该去的地方,带来危害。
开窗方案仅仅是保持了分支血流通畅,不具备任何固定能力,所以局限性很大。
林思涵接着说道:“而支架具备分支的话,分支会帮助固定,并且很牢固。”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众人又点头,期待地看着林思涵。
具备分支的支架早就有了,弊病你林思涵肯定也知道。
比如找不到尺寸适合的支架。
比如必须分步手术,造成时间过长、损害加大、两次置入物之间联结出问题等。
又比如需要定制支架,造成费用大增、等待手术时间过长。
总之弊端无数。
既然知道这些弊病,现在你还这么说,想必是有解决方案了?
“同样得益于材料的突破,我们可以临时设计支架外形,支架的任何一处,都可以即时突出、开口。”
临时设计?即时突出、开口?
众人精神一振,如果真的能做到,那就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什么材料这么厉害?
要知道,这是放在血管里的东西,各种要求非常高,不可能象其他五大三粗的玩意一样随便拿个钻头给开孔。
林思涵调出相应视频,视频中,一只手将支架放进一台小小的机器里,输入参数。
“和开窗方案一样,我们开发了完善的程序,只要有可靠的分支位置等参数,就能傻瓜式操作。”
“这是简易版样品,配置扫描仪等设备并联网后,只需要将cta片子放入机器读写口,甚至只需要远程发送数据,就能自动运算。”
其实这个视频是系统空间出品,压根就没有实物。
爱德华不知就里,看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光凭这个程序,就能打败市场上所有支架。
更何况她还说什么即时突出、开口!
如果是真的,那这种支架必将横扫全球!
不,我不信。
假的吧?
一定是假的!
爱德华拼命给自己打气,然而他惊恐地发现,自己已经有点相信林思涵所说的了。
不,我不能信她。
万能的主啊,请告诉我,她在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