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木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最狠总兵 > 第124章 敌方应对

第124章 敌方应对(2/2)

有机会,可答应跟满清联合,一同收拾姜瓖,让后再跟满清决战。”

    到底要不要与满清夹击姜瓖?三人也没有商量出都满意的意见。

    ————————

    姜瓖收回各卫所军田的行动,一直在进行中,做了半个月的工作计划。

    五个卫惩治了侵占军田的军官后,再向侵占军田的地主们开刀。

    当然,对附近一带地主的抄家,抄出的家财不如在宣大三个镇的地主,北直隶一带许多地主,家财被上次入关的清军掠夺过一遍,除非是及时把家财藏到不易找到之地,要不然全部被清军抢掠一空。

    对于姜瓖来说,土地最为要紧,那怕一两银子都查抄不出来,只要有可掌控土地,便可让百姓加入军户耕种,便有源源不断的粮食来源,要是粮食有节余,可出售粮食获得银子。

    惩治了五个卫的军官后,接下来是稍远一些的营州左屯卫、营州前屯卫、延庆卫、白羊口所、镇边城所。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一月十八。

    这天,京城西边,连接京城与宣府的官道上,有一队人马在前进着,既有步行的士卒,亦有十余辆载人马车,还有着运送钱粮的车。

    在这里,有姜瓖的家人,还有黑冰台人员,有谢纲、冯敦厚,以及一众来京城就任的官员,还运送一批钱粮过来,包括三百万两银子和大批粮食,由四营游击武冠隆率两千余官兵护送着,

    自从姜瓖宣布宣大军改为京营后,不宜再有总兵,官职名称有所改动,姜让、黄得功、周遇吉都由总兵改为副将,原本的副将改为正三品参将,原本的参将同样参将(从三品),原本每营的游击,改为游击将军,职位名称有更改的,待遇不变。

    不仅如此,原本由姜瓖任命的军官,是没有朝廷任命的官阶,姜瓖掌控朝政后,然部下每个军官都有正式官阶品级。

    具体为:副将为正二品或从二品;参将为正三品或从三品;游击将军为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千总为正六品或从六品;把总为正七品或从七品;百总为正八品或从八品;旗总为正九品或从九品;队长为从九品或无品级。

    游击将军、千总、把总、百总、旗总的副职,一般会比正职低一至二个品级,特殊情况会跟正职品级相当。

    姜瓖部下有了朝廷正式认可的官阶、品级后,更是高高兴兴,就算俸禄待遇还是一样,主公掌控了朝政,他们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

    在载人马车中,何飘玲和子女、陈圆圆、赵小满同乘一辆,张煌言、阎应元等主要人员的家属各一辆。

    “到了,终于到了!”

    陈圆圆通过车窗,望着前方那高耸的北京城城墙,高兴起来。

    赵小满道:“跟夫君团聚,终于又可再侍奉夫君了!”

    何飘玲道:“以后,京城就是咱们的家了。”

    赵小满道:“咱们夫君,是京城最有权势之人,以后必定称雄于天下。咱们姜家的地位不一样了。”

    武冠隆、陈明遇、冯敦厚、谢纲、谢日酬、朱和均等人各乘一匹马,边走边聊天。

    陈明遇道:“咱们主公,现在是内阁首辅、大都督,以后就是天子!”

    冯敦厚道:“主公要效仿杨坚、李渊,先掌权,统一天下,等时机成熟后,皇帝再禅让。”

    武冠隆道:“反正啊!就只有咱们主公才能拯救天下!”

    三人都对姜瓖有很大的期待,要是有朝一日,姜瓖能建国称帝,他们都是开国功臣,想到明初朱元璋册封的六公二十八侯,又再想到汉初十八功侯、李世民时期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们就兴奋,要是自己能名列其中,那就光宗耀祖,名留千史了。

    谢纲道:“皇太极、多尔衮,皆非等闲之辈,就算满清有明君,岂容鞑子夺得天下。李闯岂能跟主公相比,相比较,还是主公最有可能夺得天下。”

    他原本是明朝的官,并非听命于姜瓖,但早已对姜瓖钦佩之至,对朝廷很失望,得知姜瓖搞政变后,当即就决定追随姜瓖。

    至于原本为大同府同知的谢日酬、朱和均,因为同样是有才干、清正廉洁,才被提拔上来,原本忠于大明,对于姜瓖政变,大明注定灭亡,两人有着深深的叹息,当晚都痛哭过,第二天,两人都决定投奔姜瓖,认姜瓖为主公。

    因为看到了姜瓖在大同的所作所为,以及谢纲的劝说,两人才没有过多的迟疑。

    陈明遇道:“主公掌控朝政,建奴恐怕要趁机南攻了,得要打恶仗了。”

    武冠隆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鞑子敢来,那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冯敦厚道:“主公和赵主簿都做过分析,上次跟鞑子作战,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大同军的战法、兵器情况,才吃了大亏。建奴有所准备后,以后我们对付清军,肯定没那么好打了。”

    武冠隆没有丝毫惧意,道:“身为军人,拿那么高的军饷,自当为主公效命,跟主公的敌人誓死作战。反正,我和手下弟兄们,会跟建奴死战到底。”

    陈明遇豪气干云,朗声道:“主公有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之军队,军中每人誓死效忠,别说建奴来攻,哪怕李闯同时在南边夹攻,又有何惧哉!”

    不久后,队伍来到京城南边的永定门,亮明身份后,守成军官放行,并且派人向在皇宫的姜瓖禀报。

    此时的姜瓖,正在慈庆宫批阅奏章。

    随着姜瓖掌控朝政的消息传出,许多地方文武官员不认同姜瓖,每天呈送过来的奏章逐渐减少。

    “逆贼姜瓖,不得好死!”

    “姜瓖谋反,没好下场!”

    “姜瓖,迟早会有人收拾你!”

    …………

    有不少地方官专门写奏章来骂姜瓖。

    姜瓖看到这些骂人之词,并未发怒,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发动政变掌控朝政,必然会有不少忠于明室的人骂,只要不是当面骂他,姜瓖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