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木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魏宫廷 > 第342章:昭武十年

第342章:昭武十年(1/2)

    魏昭武九年,就当「魏楚战争」如火如荼之际,秦国的长信侯王戬,仍在奋力进攻蜀国。

    此前,因为巴国的不合作,秦军攻伐蜀国的道路仅仅只有「剑关」,此关隘地处险要、易守难攻,纵使是王戬这等悍将,亦屡次望山兴叹,难以寸进。

    然而后来巴国出现巨变,「阆中」被秦军所占据,至此,秦军便将攻略重心,从「剑关」转移到了「梓(zi)潼」。

    梓潼,东倚梓林、西枕潼水,也算是一座有险可守的城池,至少在巴国与蜀国那长达百余年的战争中,巴人虽屡次越过潼水,但却始终无法攻克梓潼,故而成为蜀国抵御巴人进攻的坚实‘东壁’。

    然而现如今,这座城池却遭到了秦人的进攻。

    蜀国的军队死守梓潼数个月,但最终还是在魏昭武八年的入冬前,被秦将王戬攻陷了这座城池,切断了「剑关」与蜀国本土的联系。

    由于该年冬季将至,秦将王戬并未急着继续向蜀国的王都「成都」进兵。『ps:成都的叫法来自‘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说法。而‘成’也有‘终’的意思,指代蜀国最后的都邑。感觉有点上天注定的意思?』

    魏昭武九年开春,魏国忙着对楚国开战,而此时,秦将王戬则先取「剑关」。

    由于梓潼已被秦军所攻占,蜀人没办法路径这座城池支援剑关,以至于驻守剑关的蜀军苦苦抵抗秦军的前后夹击,直到粮草耗尽。

    在粮草告罄的情况下,守卫剑关的蜀军兵将决定背水一战,试图向梓潼方向突围,奈何他们的对手乃是秦国的名将王戬,以至于强袭不成,反而落入了王戬的伏击,全军覆没。

    至此,秦军占领剑山,而蜀国则失去了这道天然屏障,彻彻底底地暴露在秦军的眼前。

    占领剑关后,王戬这才按部就班地攻打「涪」地。

    此时,蜀王杜卢也意识到他蜀国已在生死存亡的边沿,遂号召国内军民抵抗秦军,组织了一支八万人的军队支援涪城,试图在这里挡住秦军进兵的脚步。

    此后,秦蜀两军在涪城、涪水一带对峙了将近数个月,期间发生了十几次中、小规模的战事,但由于秦军兵将的整体实力远远超过蜀军,导致这场兵事较量的胜势,逐渐向秦军那边倾斜。

    在最后关头,蜀国将领杜明决定背水一战,率领全军进攻秦军的中军,试图杀死秦将王戬,但遗憾的是,蜀军这次孤注一掷的进攻,并没能达成目的,反而使得近十万蜀军被二十万秦军所包围。

    这场仗持续了整整三日,近十万蜀国兵将半数战死,其余兵卒则在秦军那「降者不杀」的口号下,放下了兵器,投降了秦军。

    于是,这场「秦蜀涪水战役」,最终以秦军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涪城失守,意味着蜀国的王都成都已彻底暴露在秦军面前,也意味着蜀国基本上已经没有挽回局面的机会。

    魏昭武九年五月,秦将王戬挥军攻打成都,蜀王杜卢亲自登城防守。

    但仅仅只防守了三日,秦军便攻破了成都。

    见大势已去,蜀王杜卢便向秦军投降,以保全治下蜀人的性命。

    事实上,王戬当时并没有加害蜀王杜卢的意思,毕竟他秦国可不单单只是想要蜀国这片土地,还想要得到蜀人的真心臣服。

    是故,在接受蜀王杜卢投降的当日,王戬便按照此前大庶长赵冉的意思,准备代咸阳立杜卢为「蜀侯」,借杜卢在蜀国的名声与威望,使他秦国能更顺利地得到蜀人的民心。

    奈何蜀王杜卢自觉有愧于祖宗,遂并没有接受秦国的‘善意’,宁可以‘亡国之君’的身份自尽而亡,也不愿侮辱地被他国的君主封侯。

    于是,王戬便代咸阳扶持蜀王杜卢的儿子杜理为「蜀侯」。

    至此,蜀国覆亡,降为秦国的附属侯国。

    正如当初魏人张启功、北宫玉所判断的那样,在蜀、巴两国皆覆亡之后,秦将王戬立刻撕毁了此前与苴国的协议,回头把苴国也灭了。

    距离蜀国覆亡后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苴国亦被秦国灭亡。

    至此,蜀、苴、巴三国皆亡,除巴国暂时‘借’给楚国以外,其余两地皆被秦国所占领。

    此时,王戬这才有空闲去关注魏国与楚国的战争。

    其实早七八月的时候,王戬派出的细作,便打听到魏国的军队已攻占了楚国的「巫郡」、「西郢郡」两地,他由此判断楚国在与魏国的战争中恐怕并不乐观,遂有意占领巴国。

    不过鉴于当时他正回头攻伐苴国,便暂时没有跟驻守巴国的楚将斗廉产生摩擦。

    九月时,秦国王都咸阳派士卿「张若」前来蜀国担任蜀相,在途中拜访了王戬。

    期间,王戬便对张若说道:“楚国已失去巫郡、西郢两地,或不能抵挡魏国许久,我欲收回巴国,不知咸阳那边作何打算?”

    张若回答道:“在下此番前往蜀国赴任,并未带来咸阳对将军的命令,在下只是觉得,以将军的勇武与谋略,收回巴国不过是覆手之间,但此举或将加促楚国的溃败。”

    听了这话,王戬深以为然。

    毕竟驻军在巴国的楚将斗廉,其麾下不过寥寥数万兵力而已,且其中半数是不堪大用的粮募兵,若他王戬挥军攻打巴国,轻易就能击败斗廉,彻底占领巴国。

    但问题是,楚国若失去了巴国,自然会加促溃败,为一点小利而使楚国加促溃败,被魏国覆亡,这岂不是变相帮助了魏国?

    于是,王戬亲自写信给驻守巴国的楚将斗廉,表示愿意协助斗廉夺回「巫郡」、「西郢郡」,再次打通楚国与巴国的联系。

    此时的王戬,当然不会料到楚国接下来会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被魏国打地迁都,且丢掉了大江以北的所有土地,倘若他提前料到此事,相信就不会再做无谓的‘支援’,保准会先拿下巴国再说。

    反正楚国已注定覆亡,一个覆亡的国家,还需要巴国做什么?

    数日后,在收到王戬的书信后,楚将斗廉倍感意外,意外之余亦倍感欣喜。

    毕竟他此前已经做好准备,倘若王戬在覆亡苴国后欲撕毁协议,那么,他便将驻军在西郢郡的魏军放入巴国,叫秦魏两军‘恶狗争食’,打个两败俱伤。

    没想到,王戬非但没有夺取巴国的意思,反而主动提出帮助他楚国的建议,这让斗廉莫名欣喜。

    哪怕斗廉其实心中也明白,明白王戬‘帮助’他楚国的目的并不单纯,但不管怎么样,在秦国的王戬与魏国的伍忌两人当中,他暂时还是选择了前者。

    九月前后,秦将王戬兵出巴国,进攻西郢郡。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驻守在西郢的魏将伍忌为之一愣。

    他也没想到,王戬放着巴国这块‘鲜肉’不取,居然打他西郢的主意。

    “他(王戬)要战,那就战!”

    伍忌冷笑着对其部将说道。

    虽说长信侯王戬乃是秦国的名将,但伍忌可不会畏惧前者。

    在他心中,唯独他魏国的君主赵润,才值得他敬畏。

    王戬?哼!

    九月十五日,秦将王戬与魏将伍忌在「夷陵」一带撞见。

    时王戬麾下有八万秦军,且刚刚覆灭蜀、苴两国,士气高涨。

    而伍忌麾下呢,则只有近两万商水军与三万西郢楚军——也就是西郢君熊焘投降之后被他收编的楚军。

    二人在夷陵一带展开了一番恶战,当时王戬吃惊地发现,他麾下士气如虹的八万秦军,竟然愣是无法战胜对面的伍忌。

    王戬并不知晓,虽然伍忌麾下只有两万商水军,可这两万商水军,乃是商水军的精锐,像冉滕、项离、张鸣等商水军的骁将们,此刻皆在伍忌的麾下,王戬想要击败这样一支精锐的商水军,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