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1/2)
林牧上学时,自然是看过这首诗的。
当时的他,对《过零丁洋》毫无感觉,好在“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两句名言好背,考试时比较容易过关,这就是他当时唯一的感觉了。
犹还记得,当时的课上,在讲到《过零丁洋》这首诗时,已经50余岁的语文老师如同发了臆怔一般,读着这首诗,也不讲什么“虚指”之类的字句分析,与平时上课的样子很不一样。
在那节课上,老师只是把《正气歌》写了出来,大致给众人讲了一遍这两首诗的意思。
当时的林牧,丝毫不懂这诗词背后的情感,只是庆幸不用去背这么长的《正气歌》,顽皮胡闹,浑不在意。
谁曾想,再听到这首《正气歌》时,竟会是此情此景?!
生平第一次,林牧感受到那种超越时空的“文人风骨”,看着眼前文天祥的背影,更是仿佛见到了圣人一般震撼。
确实是圣人,文天祥的行为,让他彻底见到一个宋朝文人,对国家民族有多忠贞、对家庭亲人有多决绝,对蒙元敌国有多仇恨!
在被关进囚室,以“正气”御“七气”时,文天祥的长女却是在皇帝为奴婢,忽必烈命其写信劝降文天祥。
算着先前的“囚室”逼降,如今却是以亲情相诱了。
信中,看着妻女受尽了凌辱与折磨,只要自己点点头、那妻女就能摆脱这种绝境,自己也高官得坐。
皇帝都降了,自己降元,又有什么?
可是……
“谁人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至此,于义当死!”
林牧很难想象,究竟是怎样的意志,让眼前之人坚持着那虚无飘渺的风骨,如果那样的境遇,放到了自己身上,自己会怎么做?
当其时刻,皇帝、百官俱都降元,以往的大好河山,更是数不清的奸臣逍遥世间、百姓黎难、简直就是一片毫无希望的王朝乱世!
只说皇帝先是重用贾似道,后来为了中央统治,又枉顾民族大义,拒不听从文天祥直谏放权地方,丝毫不在意地方力量的衰弱,哪怕是蒙元侵略如火,依旧如此!
可以说,那时的宋朝,真的算是气数已尽!
换成现在的一些公知,早就“我爱国家,可国家爱我吗”,心安理得地当了降臣了。
文天祥不知道“我爱国家,可国家爱我吗”这句话。
观他一生,似乎在知道自己“爱国家”后,就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民族,丝毫没有一丝讨价还价的样子。
宋朝朝庭不爱他,可宋朝朝庭,能代表这个国家吗?
那千里如画江山、那亿万无辜百姓,那礼仪道德的太平盛世,或许才是文天祥心中的“国家”,为了这个“国家”拼尽一切,哪还需要什么理由?
至于皇帝、群臣势力?
因为这些人没了骨气、当了降臣,自己就也可以跟着心安理得地投降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一个囚徒的力量,能有多大?
文天祥每活一天,他的风骨就刺痛着无数的宋人,激励着无数的反抗者!
在当